GD32VW553系列MCU采用了全新的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-V处理器内核,供电电压为1.8V至3.6V,主频可达160MHz,集成了高达4MB Flash及320KB SRAM,另有32KB可配置指令高速缓存(I-Cache),大幅提升了CPU处理效率。
从原理图上看,这块板卡的板载资源比较简单,一个Type-C供电,板上集成3.3V DC/DC电源,然后把I/O做了引出,程序下载使用TTL串口即可下载,支持cJTAG 调试,cJTAG调试接口并没有通过GPIO引出,而是做了几个测试点,需要通过飞线到测试点才可以连接,使用不太方便。

板卡默认已经烧录了一个综合测试历程,可以使用 USB 转串口将板卡与电脑连接,通过串口工具输入命令进行交互测试。我们打开 UART 工具,连接到正确的COM 口,波特率设置为115200,开发板上电并正确启动后,通过UART 工具下发指令。根据基本指令手册,我们输入“help”,可以看到板卡输出支持的指令,使用tasks 指令可以查看 task 相关信息,包括状态、优先级、自任务创建以来该 task stack 剩余的最小空间、task 序号以及 task 所用的stack 的base 地址。
接下来我们将板卡连接到我们的路由器,测试一下wifi的性能,根据手册给出的wifi配置指令,即可连接成功,连接成功以后,会打印输出获取到的IP地址,连接成功后我们可以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延迟。

那这款板卡的网络性能到底怎么样呢?接下来我们使用iperf3进行测试,我在本地主机上部署了iperf3的服务端,使用命令将开发板作为客户端连接到服务端,连接成功后就开始输出测试结果,通过测试,我们看到测试带宽为17Mbits/sec,这个速率可以满足工控互联、照明设备等物联网应用场景。

因为蓝牙连接我一般是不用的,这里就不再做测试了。然后就是关于这个芯片的开发环境,根据手册,这款芯片支持Eclipse、IAR、SEGGER Embedded Studio 以及GD32EmbeddedBuilder。最方便的还是GD32EmbeddedBuilder,这是官方推出的免安装开发环境,编译工具都是自动配置好的,其他三款软件都需要自己配置编译工具链。

我们打开软件,这里我编写了一个RGB的测试程序,然后进行编译,编译成功后就生成了固件。然后使用GD32 AllInOne Programmer软件将固件下载到板子上,在软件里配置好参数就可以连接到开发板了,连接成功后,选择好固件,就可以下载了,下载完成后,RGB开始循环闪烁,至此,点灯仪式完成。

最后做个总结吧,GD32VW553HMQ7不仅具备出色的无线性能,芯片还配置了丰富的通用有线接口。并提供了85℃~105℃宽温选择,以满足工控互联、照明设备以及插座面板等高温场景应用所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