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概述
● 采用RISC-V内核,主频高达160MHz
● 配备了4MB Sip Flash, 320KB SRAM
● Wi-Fi 6: 802.11 b/g/n/ax, max 2484MHz
● BLE 5.2: 1/2Mbps PHY, WLAN/BT共存
● 支持信息安全CAU, HAU, TRNG, CRC, ECC, EFUSE
● 工作温度范围-40~105℃
● 提供两种封装选择QFN32, QFN40
● 集成了一系列丰富的外设资源
二、原理图
从上面原理图中可以发现BOOT切换电路上的上拉电阻R4和R5标注NC没有焊接,所以在准备测试之前需要将这两个地方补上电阻或者焊接连接上。另外一个就是没有发现可供编程点亮的LED灯,在查看原理图的引脚电路和板子实物上面的布局后最终选择TP3和TP5两个触电间焊接一颗0603的LED贴片。最终处理如下图。
三、环境搭建
从官方给出的快速开发指南中发现,在开发之前需要下载编译工具和下载烧录工具,可以直接去兆易创新官网寻找,下载如下两个个工具。这两个工具都不需要安装。
四、点灯
打开编译工具GD32 Embedded Builder IDE创建一个工程->选择C Project -> 选择GD32VW553HMQ7芯片,然后创建了一个默认项目,这里main.c中已经有点灯示例程序,这里只需将我们焊接的LED灯的IO引脚修改为PA6。就是默认程序的LED3。
编译完成生成bin文件就用GD32 All In One Programmer工具下载,这里是串口下载,从芯片手册中可以发现,给出的串口下载口图下图,这里测试使用USART0的PB15和PA8引脚。
接着就是下载了,在下载前将BOOT0拉高,下载完成后接着将跳线帽拉低,在烧录工具中同样需要选择芯片型号进行连接下载。
最终点亮效果图如下:
五、测试总结
萤火工场开发板GD32VW553-IOT物联网开源硬件开发板整体测试下来就是感觉非常麻烦,板子设计非常不合理,芯片核心电路好像直接复制模组的PCB模组,外围屏蔽地与排针距离太近,板子一些元器件也焊接不完整,下载烧录切换跳线帽的方式太麻烦。最后就是板子丝印不完整。

